查看原文
其他

俄罗斯电影《边疆》

看电影的 给丘吉尔做饭 2022-09-14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v0015hhoru1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俄罗斯电影。


二战结束,一群被抛到西伯利亚的俄国幸存者,在战争带来的心理阴影下继续残酷的生活。


阴影1,战斗英雄伊格纳特,在战争中脑部受到震荡,时常发作,发作时满地翻滚,痛苦不堪。


阴影2,村长克雷瓦诺夫,在战争中失去了右臂,不得不来到环境恶劣的村庄,管理这群历史问题不清的流民。


阴影3,上校费什曼,战争初期就失去了心爱的女儿,从此成为战争机器。


阴影4,美女索菲亚,因为曾在德国人家中做过仆人被流放到此地,她带着一个德国小男孩帕什卡,村里的人都以为这是她跟德国人生的杂种,为此不时对她进行谩骂与侮辱。


阴影5,众“边疆”村民。由于刚刚结束噩梦,内心仍汹涌着对德国人,包括对无辜平民的仇恨之火。

 

实话说,我对俄罗斯艺术的认知,还停留在列夫托尔斯泰、陀思妥耶夫斯基、柴可夫斯基以及列宾等古典或后古典主义时期,最现代的,也是《办公室的故事》这样美感缺缺的喜剧,近些年,关于俄罗斯深沉磅礴的独特审美印象,甚至被政治暴力的强横野蛮地覆盖。

 

因此,看《边疆》之前,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,它是在我找碟看的时候自己从书架上砸下来的。

 

然后,它准确地砸中了我观影经验的空白,完美地勾联起所有关于俄罗斯博大温情的画风,加战后人性重建的反省思潮。

 

温情1,索菲亚是边疆村一个母性美的担当,她给了对伊格纳特炽烈的女性之爱。


温情2,索非亚抚养的德国小男孩,其实是她在逃亡时收养的孤儿。


温情3,上校费什曼准备将帕什卡抓走,索菲亚试图拦阻,遭到费什曼的射杀,深爱着索菲的斯泰潘不顾她已经移情别恋于伊格纳特,急忙抱起她去就医。


温情4,德国工程师的女儿艾尔莎,父亲战前曾在西伯利亚工作,后来被枪杀,逃到荒岛上的艾尔莎像罗宾汉一样生活了四年,甚至不知道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。她随伊格纳特回到边疆村,无法理解村民对她的敌视和排斥,与索菲亚在澡堂发生冲突。当村民意识到艾尔莎和帕什卡一样无辜时,又登上伊格纳特的火车去追赶费什曼,集体去营救她们。


温情5,强悍的伊格纳特追上了费什曼的火车,并用计速表把他打伤,失忆的费什曼摇摇晃晃地边走边说:我要回家看女儿了,她病的很厉害。其实,女儿在战争初期早已死去。当斯泰潘举枪瞄准他时,一只手悄悄按下了枪管。

 

这是一部充满雄性美与深情的电影。伊格纳特在战前是一名优秀的火车技工,战后他只能靠车速与暴力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与价值。


飙火车是最有象征意味的雄性生命力的展示,但是在西伯利亚广阔的森林、原野、山川、河流构成的长长画卷中,渺小的火车只是一痕短短的轨迹。

 

“边疆”是一个阻隔的概念,政治的阻隔、军事的阻隔、疆域的阻隔、利益的阻隔,它注定是矛盾爆发的所在。


而“边疆”又何尝不是一个弥合的概念,文化的弥合、民族的弥合、血缘的弥合、人性的弥合,它针脚粗糙地缝合着人类血肉模糊的创伤。

 

影片的最后,伊格纳特救回了艾尔莎和帕什卡,和他们一起开着巡道车去寻找新的生活,他们依旧言语不通,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彼此相爱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